在加密货币的发展长河中,泰达币(USDT)的诞生堪称重要里程碑,它改写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格局。泰达币于 2014 年正式发行,自此开启了稳定币的崭新时代。
2014 年 7 月,Brock Pierce、Reeve Collins 和 Craig Sellars 在加利福尼亚创立泰达币,最初它以 RealCoin 的名字亮相。同年 10 月,泰达币发行并投入流通,11 月下旬,正式更名为 Tether(泰达币)。这一系列早期动作,标志着稳定币模式的开创。当时的加密货币市场,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投资者急需一种相对稳定、能连接加密世界与传统金融的媒介,泰达币应运而生。
泰达币的设计初衷极具创新性,它旨在将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优势与法定货币的稳定性相结合,通过严格遵守 1:1 的准备金保证,即每发行 1 个 USDT 代币,其银行账户都会有 1 美元的资金保障,让用户可随时进行 1:1 的美元兑换,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了稳定的价值锚点。2015 年 2 月,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finex 率先在平台上支持泰达币交易,随后 Poloniex 等竞争币交易平台也纷纷跟进,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泰达币的市场流通,使其迅速在加密货币领域崭露头角。
从 2014 年发行至今,泰达币的发展态势迅猛。起初,其流通总量仅约 1000 万美元,但到 2018 年 9 月,这一数字已飙升至约 28 亿美元。2018 年初,泰达币的交易量约占比特币交易量的 10%,而到当年夏季,这一比例大幅跃升至 80%,其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。2019 年,泰达币在交易量上成功超越比特币,成为市场上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货币,创下日交易量和月交易量的历史新高。
随着时间推移,泰达币不断进化。它最初基于比特币区块链,如今已支持多种区块链,包括以太坊、波场(TRON)、柚子(EOS)、Algorand、Solana 和比特币现金(SLP)等,这大大拓展了其应用场景与全球影响力。在监管层面,各国对加密货币监管逐步完善,泰达币也在合规的框架内不断调整运营策略。
回顾泰达币诞生的 2014 年,这一年不仅是它的元年,更是稳定币概念的诞生之年。此后,各类稳定币纷纷涌现,加密货币市场的生态更加丰富多元。泰达币凭借先发优势,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,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加密货币从无序到逐步规范、从小众到大众关注的蜕变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