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,作为虚拟加密数字货币的典型代表,自诞生以来,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投资热潮。然而,其去中心化、匿名性等特性,也使其成为了滋生犯罪的温床。众多比特币刑事犯罪案例警示着人们,在追逐财富的道路上,切不可触碰法律红线。
在镇江特大 “挖矿机” 盗电挖比特币案中,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,为降低比特币 “挖矿机” 运行的高额电力成本,被告人兰某锋、李某、毛某海等人共谋,在镇江市丹徒区等地租用场地,通过互感器短接等方式盗窃国家电力用于挖取比特币。另有多人明知上述情况仍出资加入、帮助维护管理或提供协助并从中获利。主犯兰某锋涉案金额高达 1378.1383 万元。最终,10 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至 13 年不等刑罚,并处罚金。此案例凸显了比特币挖矿背后可能隐藏的盗窃风险,非法窃取电力资源不仅损害国家利益,还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。
全球最大比特币洗钱案同样令人震惊。蓝天格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幕后主使钱志敏,涉案资金达 430 亿元,涉及众多投资者。东窗事发前,她逃至英国,并雇佣华裔女子 Jian Wen 协助将比特币转换为房产、珠宝等。Jian Wen 也因此过上奢华生活,从地下室搬进月租 1.7 万英镑的公寓,大肆购置奢侈品。但当她试图购买多处伦敦豪宅时,触发英国反洗钱程序,警方查扣了藏有比特币的电脑。最终,Jian Wen 因协助洗钱获刑 6 年 8 个月。这一案件表明,利用比特币进行洗钱活动,无论身处何地,都难逃法律的制裁。
在国内,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也曾破获一起窃电 “挖矿” 案件。犯罪团伙为逃避缴纳电费、低成本获取比特币,在房屋附近变压器上私接电线,为室内 “矿机” 供电。经电力公司测算,盗窃电能价值逾 20 万元,5 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。此外,辽宁鞍山的陈某庆等人,操控 160 台 “挖矿” 机盗窃电力价值 80 余万元用于挖比特币,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。
这些比特币刑事犯罪案例告诫我们,比特币虽具有投资价值,但在参与相关活动时,必须充分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。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,远离非法的比特币交易、挖矿及洗钱等活动,避免因一时贪念陷入刑事犯罪的泥沼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