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人试图通过 “场外交易”(OTC)将 USDT 兑换成人民币。具体流程是在非法交易平台或社交群组中,寻找愿意 “收 U” 的对手方,双方约定汇率后,卖方将 USDT 转账至买方指定地址,买方再通过银行转账、支付宝或微信将人民币转给卖方。但这种交易模式漏洞百出:对手方可能在收到 USDT 后拒绝转账,构成诈骗;即便完成交易,银行流水也可能被监测为 “可疑资金往来”,导致银行卡被冻结。近年来,多地警方通报显示,因参与 USDT 场外兑换,用户银行卡被冻结的案例占比超过 60%,部分用户还因涉及洗钱嫌疑被调查。
还有人利用 “地下钱庄” 或 “跑分平台” 进行兑换。这些渠道声称 “安全快捷”,实则是将 USDT 兑换与非法资金转移结合 —— 用户的 USDT 可能被用于跨境转移赃款,而收到的人民币可能是诈骗、赌博等违法所得。一旦卷入此类交易,用户不仅会因 “协助资金结算” 触犯刑法,面临拘留、罚款甚至刑事责任,还可能因资金来源非法,被冻结全部涉案资产。例如,某案例中,用户通过跑分平台兑换 1 万元人民币,却因资金关联电信诈骗,被警方依法追究责任,最终罚款 5 万元并留下案底。
技术层面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。部分不法分子开发虚假 “USDT 兑换 APP”,以 “低手续费” 为诱饵,诱导用户输入钱包私钥或转账 USDT,实则是窃取资产的诈骗工具。这类 APP 界面与正规平台相似,却在后台植入恶意代码,一旦用户操作,USDT 会被瞬间转走,且无法追回。
我国早在 2021 年就明确规定,虚拟货币兑换、交易等活动均属非法。USDT 虽锚定美元,但本质上仍是虚拟货币,其与人民币的兑换破坏了金融秩序,为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。参与此类交易,无论成功与否,都不受法律保护,出现纠纷时无法通过正当途径维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