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交易机制来看,币圈杠杆爆仓后投资者通常仍需承担债务。杠杆交易的核心是 “借币炒币”,投资者只需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,就能撬动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资金进行交易。当市场行情与预期相反,账户亏损触及平仓线时,平台会强制平仓(即爆仓),以避免亏损扩大。但若平仓后仍有未弥补的亏损(如极端行情下无法及时成交导致的 “穿仓”),平台会要求投资者补足差额。例如,某投资者用 1000 美元保证金,以 10 倍杠杆买入价值 1 万美元的比特币,当比特币价格下跌 10% 时,保证金全部亏损触发爆仓,若平仓时因价格暴跌产生额外 500 美元亏损,平台会向投资者追讨这 500 美元债务。
这类债务追讨在缺乏监管的币圈更具强制性。由于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多注册在海外,不受我国法律约束,其债务追讨方式往往更为激进。部分平台会通过冻结账户、限制提现等手段施压,甚至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进行骚扰,给投资者的生活带来困扰。更有甚者,一些不正规平台会利用杠杆规则设置陷阱,在爆仓后虚构高额债务,通过虚假合同、威胁恐吓等方式逼迫投资者还款,形成 “恶意爆仓” 诈骗。
从法律层面看,币圈杠杆交易本身不受我国法律保护,由此产生的债务也缺乏合法依据。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,杠杆交易作为虚拟货币交易的高风险形式,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根据相关规定,非法金融活动产生的债务关系不受法律认可,投资者即便被平台追讨爆仓债务,也可拒绝偿还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能全身而退 —— 参与非法交易可能面临账户资金被冻结、卷入刑事调查等风险,此前就有投资者因杠杆爆仓后被平台举报 “恶意欠款”,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,虽最终未承担债务,却因参与非法交易受到警方警示。
币圈杠杆爆仓的债务风险还与平台合规性挂钩。正规金融市场的杠杆交易受严格监管,设有涨跌停限制、风险准备金等机制,以降低穿仓风险;而币圈平台的杠杆规则随意性大,多数未设立风险准备金,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,所有穿仓损失会直接转嫁给投资者。2022 年加密货币市场崩盘期间,大量杠杆交易者爆仓后被平台追讨巨额债务,部分投资者因无力偿还而陷入绝境。